在2022年,全球经历了疫情,战争,以及欧美对中俄的制裁,诸多因素推升了大宗商品,尤其是能源的价格;疫情和战争也冲击了供应链,导致供需关系失衡;除此之外,还有全球央行在疫情中拯救经济释放的大量流动性,所以可以看出,本次通胀问题的组成是相对复杂的。
就目前的数据而言,通胀主要集中在食物(10.9%),能源(17.6%)两大类,以及细分的汽车(8.4%)和运输服务(15.2%)上,可以看出,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通胀问题的主因。
(数据和图片来源:美国劳工统计局)
食物的通胀主要来自于家禽,鸡蛋和谷类及谷类制品,家禽和鸡蛋主要因为生产国在今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禽流感疫情,导致产量降低,目前禽流感依然严重,产量并未恢复;在谷物类上,俄乌两国小麦的生产和出口,分别占全球的20%和28%,目前冲突没有降温的迹象,所以,这部分通胀应该很难快速下降,但相对乐观的是,猪肉,牛肉及乳制品等替代品的价格已经在10月数据中出现下滑,而且食物上通胀不是主要问题,只要保持稳定不大幅增长即可。
能源上的通胀主要来自于汽油(17.5%),燃油(68.5%),电力(14.1%)和天然气(20%),其中燃油上涨了夸张的68.5%,但对于燃油的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性,在明年1月取暖季结束之后,自然会大幅下滑。
(图片来源:财经M平方)
另外,结合今年油价处于高位时,美国石油储备大幅下滑,以及俄乌冲突期间,北溪管道离奇被炸和美国大量出口高价天然气到欧洲等事件,不难得出能源的价格其实一直在控制之中的结论。
(图片来源:东方财富网)
除此之外,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指数已经在下跌,这部分跌幅是没有体现在上期10月份CPI数据中的,而且,核心PPI(CPI反应的是消费端的价格,PPI反应的是生产端的,可以理解为先行指数)同样快速回落,所以,对于未来的通胀数据,可以保持乐观。
评论
0 条评论
请登录写评论。